为了方便设计,从.KT、KQ-J开水性征图转换为桨和船体在水中运动时,形成水流场。水流场与桨的开水性能和船的阻力性能密切相关。船体对螺旋桨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:(1)伴流。由于船尾螺旋桨盘因水粘性等因素的作用,形成向前方向的伴流,螺旋桨的加速小于船速。(2)伴流的不均匀性。船后高速螺旋桨在整个桨面上的进速不同(实用上相对旋转效率为1)。由于螺旋桨对水流的吸引作用,桨处的水流加速,伯努利法则表明,水质点速度快压力降,船的粘压阻力增加。
也就是说,桨产生的推动部分用于克服船体产生的附加阻力。伴流分数ω表示伴流与船速的比值时,用推力减少t表示船体附加阻力与船体本身阻力的比值。那么,开水桨和船后桨的区别在于船体效率(11t)/(11ω),伴流分数ω越大,推力减少t越小,船体效率越高。从螺旋桨图像可以看出,横坐标的参数是√BP或BP。BP称为接收功率系数(或载荷系数),其值为BP=NPD0.5/VA2.5式:n为螺旋桨转速的PD为螺旋桨开水接收功率的VA为螺旋桨进速。BP值越小,相应的螺旋桨开水效率越高,相反螺旋桨效率越低。从个人因素来看,n值和PD0.5/VA2.5值越小,BP值越小。